山东开放大学驻沂水县杨庄镇第一书记工作简报(第六轮第13期)

第一书记工作简报

 

(第六轮第13期)

 

 

 

省开大驻沂水县杨庄镇第一书记工作队                                                   2025年3月13日

 

 

本期要目

 

    种好试验田  出致富路

    沂水县召开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联合党委2025年第一次扩大会议

●  沂水县召开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项目谋划组织实施推进会

    建立长效机制  助力提档升级

    提前谋划早部署  全面落实开好局

 

 

种好试验田 出致富路

 

“小袄大美·桃果山乡”乡村振兴示范片区面临着产业结构单一、农民增收渠道狭窄等问题。面对挑战,我校派驻第一书记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产业发展之中,积极探索适合片区发展的产业路径,采用“党建引领+特色产业”模式,推动乡村经济转型升级,开辟农民增收致富新路径。

“书记,养豆虫是好项目,但是本钱太大,也没接触过,最重要的是没有销路。”面对村民的瞻前顾后,我校派驻第一书记跑前跑后做工作、问政策、找思路。

为解决“怎么种”的顾虑,我校第一书记带着“两委”成员、致富带头人先后前往许家湖镇、沂源张家坡镇考察露天养殖及大棚养殖的方式方法,就豆苗种植时间、豆丹生长温度等深入了解学习,进一步增强养殖信心。

为解决“建何种棚”“如何建”的问题,我校第一书记积极联系蔬菜大县——莘县,前往考察大棚建设技术,特别就棚内温度、建设成本、建设技术等充分沟通。

为解决“谁来投”难题,我校第一书记“两委”成员及致富带头人积极沟通,分析投入产出比,最终发动躲庄村两名会计积极投入豆丹养殖项目中。由我校帮扶资金注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农户配套部分资金,交由农户经营的“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正有序推广。

头雁领航,群雁紧随。在第一书记的引领示范下,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照亮片区乡村振兴路,出村集体、村民致富路。

 

沂水县召开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联合党委

2025年第一次扩大会议

 

齐鲁春来早,人勤地生宝。农历新春开工第二天,沂水县召开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联合党委2025年第一次扩大会议,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以及市、县重点项目现场推进暨首季“开门红”动员会议精神,吹响集结号,发出动员令,省市县三级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全部到岗到位,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和走在前、作示范的奋斗姿态,干字当头、干在实处、干在前列,当好乡村振兴一线排头兵、生力军,持续推动“组团帮片区、示范带全域”落地见效,奋力创建党建引领“大组团”工作品牌。县委副书记(挂职)王子强,市派第一书记工作大组长张锋,县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联合党委委员、省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党支部书记(领队)、市派第一书记临时党委委员等有关同志参加会议。

会议讨论审议了“两通知、一通报、一要点、一方案”,即《关于对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帮扶项目规范管理提质增效工作的通知》《关于严管厚爱打造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过硬队伍的通知》《关于2024年度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示范项目、创优项目、培育项目情况的通报》、沂水县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25年工作要点》《宣传信息工作实施方案》等文稿。

会议指出,新的一年,要深入学思践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特别是派强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重要指示精神,牢记殷殷嘱托、谆谆教导,有力有效落实省、市关于规范第一书记工作,更好发挥其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重要作用的部署要求,在做好富民、强村、壮镇、育企、兴教、引才六篇融合文章中,重点做实做深做好“三强化、三巩固提升”,即:强化党建引领,巩固提升“大组团”成效;强化系统观念,巩固提升“组团帮片区、示范带全域”成效;强化严管厚爱,巩固提升过硬队伍建设成效,稳扎稳打、踔厉奋发推进党建引领“大组团”品牌创建工作,守正创新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沂蒙好例。

会议要求,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联合党委委员、各选派单位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党支部书记(领队)、省派优选生团队要齐心协力、集中精力,分工负责、各负其责,精心筹备好即将召开的沂水县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工作会议,确保会议质量和实效。

会议强调,要实干担当抓落实。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奋斗姿态,扎根乡村、驻村驻心,抓党建、抓产业、抓项目、抓人才、抓治理,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帮扶工作。不转圈子、不绕弯子、不找理由、不做表面文章,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以过硬能力作风确保“组团帮片区、示范带全域”落地见效,党建引领“大组团”品牌靓丽出彩,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助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沂水县召开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项目谋划组织

实施推进会

 

为进一步倡树系统、精深、专业、实干理念,重实干、打头阵、勇争先、作示范,当好富民强村壮镇的生力军、排头兵,2月11日上午,沂水县召开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项目谋划组织实施推进会。县委副书记(挂职)王子强主持会议并讲话,县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全体省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队员,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定向选调生参加会议。

我校派驻第一书记结合片区特点以及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了2025年工作要点,主要围绕沂蒙小棉袄文化产业园、九阳公益厨房、山东中医药大学校地合作协议、特色种植养殖、人居环境提升、社区学校建设、智慧助老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会议指出,各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队员制定的2025年工作重点任务,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特别是在推动产业发展、项目落地见效、改善基础设施、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等方面,思路清晰、措施务实。通过此次重点工作分析会、重要项目论证会,各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队员要互学互鉴找差距,晾晒比拼促提升,进一步细化工作目标、强化问题导向、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会议要求,要对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帮扶项目规范管理提质增效。坚持“项目为王”能引领,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科学谋划论证、精心组织实施、严格规范管理、提质提速增效,建立健全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帮扶项目全链条、全流程、全方位,精深化、专业化、规范化管理机制,持续推动培育类项目提质、创优类项目增效、示范类项目领航,确保帮扶项目精准、有效、可持续,助力富民、强村、壮镇,推动乡村振兴扩面提质,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激发澎湃动能。

 

建立长效机制 助力提档升级

 

为改善学校厨房情况,更好满足孩子们的用餐需要,给孩子们提供一个更加优美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让九阳公益项目覆盖更多沂蒙革命老区的孩子,2月21日,我校第一书记前往县教体局,梳理汇总全县学校厨房情况。

2024年度,我校派驻第一书记争取、协调九阳股份有限公司及九阳公益基金会,贯通融合借力,以“大组团”集聚乘数效应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从4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中梳理出5所学校厨房设备陈旧老化,且设备单一,难以满足孩子们的用餐需求,经过前期对接、现场考察、系统填报、设备安装等过程,完成了5所九阳公益厨房的建设,饮食更丰富、费用更节约、孩子更开心了。

今年,为守护更多孩子的健康、为更多孩子走向更广阔的未来提供坚实支撑,打造独具特色的“食育·沂水”品牌,我校第一书记持续跟进,与九阳公益基金会、沂水县教体局、沂水县其他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积极对接,梳理出最殷切期许、覆盖更广,厨房环境及供餐能力急需提升的10余所学校。结合沂水县丰富的中医药文化,整理了3所独具特色的小学,将其与“九阳食育工坊”相结合,打造“饮食文化+传统文化+中医药文化”相结合的教育空间,同时结合节气,探寻药食同源食材,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食材制作。弘扬传统饮食文化和良好家教家风、传递营养健康知识,让每个孩子拥有健康的身体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下一步,我校第一书记将持续聚焦于“健康”和“教育”两条主线,进一步加强与公益企业的对接沟通,争取更多的公益项目在沂水落地生根,持续放大组团帮扶效应!

 

提前谋划早部署 力争落实开好局

沂水县素有种植丹参的传统和优势。据统计,全县共种植丹参 2.2万亩,年产鲜丹参 50多万斤,不仅为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也促进了中药康养产业的发展。沂水种植的丹参有效成分含量高、质量好,享誉全国,素有“山东丹参看沂水”之称。上海中药制药厂对全国各地所产丹参进行的化验表明:沂水丹参有效成分含量高,隐丹参酮的含量位居全国同类药种之首。

为发挥这一优势,发展壮大片区特色产业,我校第一书记工作队积极联系中国农科院烟草所,并对接镇政府有关部门,就双方合作发展中草药标准化产业基地可能性进行深入探讨,经过多次沟通,中国农科院烟草所提出了在沂水建设设置丹参中试基地的工作方案,该方案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建设联合实验室,在丹参植株栽培、有效成分萃取、产品开发及品牌打造等方面扩大转化;二是建立农村生物资源利用中心,发展循环经济;三是建设高标准丹参种植基地。

为提高该项目落地可能性,我校派驻第一书记工作队及时与镇政府有关领导沟通,查看项目选址。2月26日,前往沂水县产业技术研究院就该项目中丹参联合实验室落地沂水的可能性进行沟通对接,初步就场地租赁费、场地面积、优惠政策等进行了沟通交流。

下一步,我校派驻第一书记将持续跟进中试基地项目,争取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投产,推进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形成种养良性循环,助力中草药产业多元发展。

 


责任编辑: 组织部
分享: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打印此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