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开放大学驻沂水县杨庄镇第一书记工作简报(第六轮第15期)

第一书记工作简报

 

(第六轮第15期)

 

 

 

省开大驻沂水县杨庄镇第一书记工作队                                                   2025年5月14日

 

 

本期要目

    沂水县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举办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现场学习交流活动

    结对共建聚合力  交流互鉴促发展

    需求导向对接资源  扎根一线寻求良策

    借力直播电商  助力产品销售

    观摩交流拓思路  蟋蟀养殖新市场

 

 

沂水县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开展合作社

高质量发展现场学习交流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沂水县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精神,推进帮扶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4月1日,部分省派第一书记前往杨庄镇兴罗果品专业合作社等7个“沂蒙强社”现场进行学习交流。

观摩团首站走进杨庄镇兴罗果品专业合作社蓝莓产业基地,深入了解“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公司+家庭农场+农户”的经营模式。合作社以蓝莓种植为基础,延长产业链条,深化品种培育,建设组培室,推进蓝莓育种育苗,持续增强核心竞争力,贯通冷链物流、精深加工等环节,构建“育苗—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条。通过整合周边村庄资源,建设现代化种植基地和组培中心,推动蓝莓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学员们围绕区域品牌塑造、电商渠道拓展等议题展开研讨,探索特色农产品从田间到市场的增值路径。

在杨家城子村百亩麦田现场,学习人员聆听“支部领办+土地托管+规模经营+联农益农”发展模式。以党支部领办流转土地、省供发集团全程托管、保底+多次分红等模式,实现了“希望田+双增收+规模经济+粮食安全”的多重目标。调研中,学员们重点关注土地流转机制、风险防控措施,探讨如何在片区复制推广这一模式。

观摩团深入许家湖镇沂蒙金鸽养殖合作社智慧化鸽舍,调研“企业配苗(技术)—合作社投喂养殖(村民代养)—统一回收”一体化模式。合作社通过统一技术标准、延伸加工链条,构建种养销全流程闭环,带动周边村庄发展肉鸽产业,形成联农带农的规模化效应。学员们就盘活闲置资源、优化利益分配机制等展开探讨。

在刘家店子合作社石磨面粉车间,学员们实地调研“党支部领办+社企联营”模式。合作社通过盘活闲置老粮所,建成石磨面粉、老面馒头生产线及冷链仓储,将传统农耕技艺与现代加工融合,推动小麦产业从种植向精深加工延伸。学员们重点围绕产业链升级、产品多样化开发等环节展开交流,探讨如何通过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为传统农业转型注入新活力。

在上常庄村煎饼合作社全封闭净化车间,学习传统工艺与现代生产的融合实践。合作社通过整合原料供应、品牌打造与电商营销,推动非遗煎饼从家庭作坊向标准化生产转型。学员们围绕工艺升级、文化赋能等议题与支部书记交流,探讨如何以品牌化思维激活传统美食的市场潜力。

在泉庄镇金龙山农业专业合作社,观摩团实地考察有机蜜桃基地。该合作社借势发力,探索创立“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实行“五统一”标准,形成集种植、加工、销售、公共服务于一体的蜜桃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格局,同时,未雨绸缪,结合树龄老化、工人短缺及广阔的中草药市场,转型探索中草药种植。调研中重点关注有机认证流程、高端市场开拓策略等。

在蒋庄村旭阳合作社,学员们详细学习“秸秆养牛—牛粪制肥—肥料还田”的循环模式,该社通过种养结合实现亩均收益提升40%,并建成全县首个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围绕如何降低技术成本、构建绿色产业链,进行现场对标研讨。

   第一书记结合各自片区实际,围绕合作社如何发展、如何壮大、如何借势发力提档升级、如何着眼长远发展领航进行了深入思考和交流。大家纷纷表示,合作社作为推动富民强村壮镇的切入点和发力点,为片区产业提档升级提供了有力抓手,后期将结合片区现状,深挖资源禀赋,借势发力,切实将联农带农落到实处,带动更多小农户稳定增收、村集体经济壮大。

 

结对共建聚合力 交流互鉴促发展

 

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摆脱片区发展困境,开拓“两委”成员视野,实现互融互促、共建共享,深化合作共赢。4月11日,山东开放大学派驻第一书记邀请临沂职业学院乡村振兴学院乡村振兴党支部与临沂市部分优秀社区(村)党支部书记来片区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杨庄镇党委副书记张艳、片区部分村党支部书记参加了结对共建活动。

创契机。山东开放大学派驻沂水县杨庄镇第一书记工作队充分借用学校体系办学优势,以“沂蒙红雁”党建联建活动为契机开展本次活动。在吴家楼子村举行的座谈交流会上,省派第一书记工作队简要介绍了片区基本情况、发展规划、工作情况及发展瓶颈,在片区沂蒙小棉袄推广及销售、开放共富产业园招商、豆丹+羊肚菌轮作及农副产品销售等方面表达了合作愿望。临沂职业学院乡村振兴学院副院长、乡村振兴党支部书记刘本福介绍了 “沂蒙红雁”党建联建活动开展情况以及举办本次活动初衷和随行的“两委”基层干部学历教育优秀学员的基本情况,对本次结对共建活动充满信心。

共交流。片区各村党支部书记分别介绍了村庄基本情况、特色产业、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现状以及发展需求。罗庄区傅庄街道上王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子贤 罗庄区册山街道册山村党支部书记张建国、兰山区兰山街道曹王庄社区党委副书记宋成垒、兰山区兰山街道钦宿社区主任王海川、高新区马厂湖镇后桃源村党支部书记魏洪杰、兰山区兰山街道煤山社区党支部书记傅爱梅分别介绍了所在村(社区)基本情况、优势产业、发展经验,对下一步的交流合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座谈会气氛活跃,达到了交流经验、共叙发展、增进情谊的目的。

聚合力。经过交流讨论,双方在片区沂蒙小棉袄推广及销售、豆丹养殖、菌菇种植、农副产品销售等方面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张建国等优秀学员支部书记均表示,充分发挥本村优势,为豆丹+羊肚菌轮作 提供技术支持与帮助,努力拓宽沂蒙小棉袄、特色农副产品销售渠道,为片区乡村全面振兴 贡献自己的力量。

建机制。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结对共建活动为契机,建立资源互补的长效机制,通过深化党建联建共建,有效促进信息共享、技术共享、资源共享,扩大合作共建空间,释放乡村发展新活力。

 

需求导向对接资源 扎根一线寻求良策

 

为助力解决沂水鸭粪还田利用问题,助力丹参产业提档升级,4月16日,我校派驻第一书记以需求为导向,组织县畜牧中心、乡镇党委及养殖大户组团前往青州对接考察。

沂水作为传统养殖大县,养殖规模位于省市前列。其中,肉鸭养殖行业发展迅猛,各类肉鸭养殖场户近800家,90%以上为规模养殖场。在肉鸭养殖快速发展的情况下,“鸭粪进田害死苗,兔粪进田乐逍遥”等鸭粪处理问题一直困扰着当地。我校派驻第一书记积极对接中国农科院烟草研究所及中社联生物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现场考察。考察团在青州市高柳镇畜禽粪污集中处理中心察看设备运转情况,详细了解工艺技术、工艺流程、运行成本及设备技术优势等。

座谈交流。中国农科院烟草研究所农业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中心技术主任叶庆璋详细介绍了农业循环经济的政策导向、有机肥市场,分析了技术在出肥、出料、发酵及进料方面的优势,并就在沂水做“生物资源利用中心+丹参种植基地”“种养循环结合”项目的现实考虑。与会人员就辅料(秸秆)来源、有机肥销售、资金投入及丹参种植基地的打造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考察团一行纷纷表示,鸭粪处理是痛点也是契机,通过鸭粪处理成有机肥还田,变废为宝,不仅实现畜禽粪污就地就近消纳利用,还可减少化肥的使用量,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农产品的品质。后期,将以系统观念进一步分析研判项目鸭粪投入产出比、有机肥销售渠道等难点,为项目落地保驾护航。

 

借力直播电商 助力产品销售

 

在全国多地乡村,特色农产品正搭乘着直播电商“直通车”,运往全国各地。为助力片区农副产品销售,借力发力,4月17日,我校派驻第一书记邀请临沂市邮政直播团队及邮政沂水分公司工作人员来片区对接。

会上,杨庄镇党委副书记、“小袄大美·桃果山乡”片区联合党委书记张艳对邮政集团一行人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她表示,杨庄镇素有齐长城下、孟母之乡、蓝莓基地、小袄乡愁四张名片,资源禀赋丰富多样,农副产品物美价廉、独具特色。通过“直播+电商”的新模式,能够实现农产品销售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带动村民就业增收。

我校派驻第一书记介绍了片区建设情况,详细介绍杨庄镇独具特色的农副产品。第一书记表示,邮政直播带货凭借其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优势,在直播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期盼能够借助邮政绿衣网红,让杨庄镇农副产品搭乘上直播电商直通车,拓宽农副产品销路,为消费者带来高品质的农产品。随后,部分党支部书记及农副产品负责人现场介绍产品的特色、品质及优势。

邮政直播团队表示,杨庄镇将农副产品制定成册形成独具特色的“一村一品”,为本次对接做了充分准备,也为后期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我们将细细筛选,尽快将符合条件的农副产品做好准入工作,通过我们的直播及努力,为农户和消费者搭建起了一座坚实的桥梁,承担更多社会责任,以实现助农增收与品牌建设的良性循环。

 

观摩交流拓思路 蟋蟀养殖新市场

 

为探索片区产业发展新模式,拓宽富民强村新路径,4月28日,我校驻楼子村第一书记王冲带领片区部分帮包村“两委”成员到许家湖镇后宴家铺村考察学习蟋蟀养殖业务。

在县派驻村第一书记刘宝的陪同下,一行人参观了蟋蟀养殖大棚,同养殖大户王玉强进行现场交流,详细了解蟋蟀的习性、养殖市场前景、技术要求、售后服务等有关事项。蟋蟀作为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绿色昆虫食品,不仅营养价值高,还兼具药用、食用和观赏价值,养殖成本低,市场潜力巨大。

通过本次学习考察,随行两委成员对蟋蟀养殖表现出浓厚兴趣,一致表示将认真研究,充分利用村里的闲置院落先行先试。待测试取得较好效益后将在片区大面积推广养殖,发动更多村民参与,发展特色养殖,实现富民强村。

 


责任编辑: 组织部
分享: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打印此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