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 派 工 作 队 工 作 简 报
(第 四 轮 第 十八 期)
省派驻泰安市岱岳区、德州市德城区工作队 2025年8月31日
工 作 动 态
● 扎实开展专项调研
● 持续深化精准帮扶
● 全力推进帮扶项目
●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7月7至16日,根据省专班统一部署安排,岱岳区工作队对辖区内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及基础薄弱村整改转化成效开展专项抽查核查。工作队严格遵循随机原则,从全区范围内抽取4个乡镇共15个目标村作为核查对象。核查工作聚焦问题导向与整改实效,采取多维度方式深入摸排:一是与村支书、村“两委”成员、驻村第一书记及群众代表等面对面座谈,倾听基层一线声音;二是与负责联系帮扶的县级领导及具体包村的乡镇领导干部深入交流,掌握帮包推动情况;三是系统查阅各村党建工作台账、整改方案、会议记录等相关资料,全面检视基层组织运行及整改情况进展。通过扎实核查,工作队精准识别当前存在的共性难题与个性短板,广泛收集来自各层级关于强化村级组织、推动持续提升的务实意见建议。此次抽查精准把脉,有力夯实了基层基础。工作队已将核查详情、发现问题及对策建议梳理汇总,形成专项报告正式报送驻市工作队,为下一步精准施策、巩固提升提供关键依据,持续筑牢乡村振兴组织根基。
7月5至14日,按照省专班工作安排,德城区工作队开展农村基层党组织专项调研。调研通过随机抽取2个软弱涣散村和6个非软弱涣散村,分别与村党组织书记、村第一书记、村“两委”干部及群众进行个别访谈,按照工作台账详细核查村庄发展实际情况与存在的问题,深入了解“四个一”措施落实进度。同时,通过电话访谈区县级及乡镇帮包村领导,重点掌握“一村一策”整顿方案的研究制定与推进情况。此次调研不仅为精准掌握软弱涣散村治理现状、找准问题症结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为后续优化整顿措施、压实帮包责任明确了方向,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推动形成上下联动、精准施策的乡村治理新格局,为持续巩固拓展软弱涣散村整顿成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7月22至24日,按照省专班工作部署,岱岳区工作队严格落实任务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岱岳区基层治理突出问题整治专项检查及巩固专项整治成效“回头看”工作。工作队聚焦关键环节,采取“四不两直”方式,随机深入粥店街道杏园社区、泮河社区及道朗镇北张村、夏家庄村等地。通过实地检查场所环境、细致查阅档案资料、与相关工作人员深入交流等多种形式,对社区工作者队伍规范化建设情况、村级组织承担的工作事务清单落实、机制牌子清理规范、证明事项精减成效以及前期专项整治排查问题的整改销号情况等核心内容,进行了逐项对标核查,进一步精准识别当前基层治理中仍存在的堵点、难点和薄弱环节。对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现场予以反馈,并督促相关部门单位即知即改、限期落实。同时,系统梳理核查情况,形成详实的问题检查台账,为后续精准施策、持续督导整改提供坚实依据,确保专项整治成果常态长效,切实推动基层减负赋能、助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7月22日,为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切实解决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德城区工作队联合省检查组开展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整治专项检查。专项检查随机抽取德城区天衢街道、二屯镇部分社区(村),以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规范村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等为重点,深入了解常态化开展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整治进展情况。检查组详细查阅了抽选社区(村)的人员配备、培训提升、激励保障等相关资料,对照相关标准,对抽选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牌子悬挂、工作事项清单等进行实地查看,确保各项工作规范有序。针对前期反馈问题,检查小组逐一核实整改落实情况,并要求相关责任单位持续巩固整改成果,防止问题反弹。通过此次检查,工作队进一步掌握了德城区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实际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工作队将以此次检查为契机,针对检查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强化工作举措,完善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切实为基层减负,让基层干部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为民服务中,推动基层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积极争取政策资金 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持续深化精准帮扶
近日,继2024年争取省级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1000万元后,德城区工作队积极发挥资源优势,协调有关部门,争取2025年省级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衔接推进乡村振兴)1400万元,用于支持德城省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创建工作,持续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助力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发展。目前项目任务已下达,相关工作正在推进中。下一步,工作队将积极参与、助力推动创建省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为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奠定良好基础。
聚焦帮扶项目发展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帮扶工作提质增效
7月15日,为确保2025年度帮扶项目顺利启动、高效推进,德城区工作队深入帮包村开展实地督导帮扶项目推进情况,并在项目现场召开工作协调推进会。会上,工作队与区委组织部、黄河涯镇有关工作人员围绕项目推进情况进行了深入交流,全面细致地了解帮扶项目进展情况,围绕项目推进方案,与会人员也进行了详细探讨,并在时间节点、任务分配、资源配置等环节,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性意见。工作队后续将持续跟进督导项目落实落地情况,建立健全长效监督机制,定期对项目进行检查评估,确保帮扶项目按照预定计划稳步实施,切实发挥帮扶项目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同时,为确保2025年帮扶项目精准落地、高效推进,德城区工作队按照“实体化、项目化、月度化、责任化”要求,对帮扶项目全过程参与、全环节推动、全方位监督。工作队充分结合当地实际,积极推动方案编制、项目申报、项目落地等工作,明确项目推进工作重点和每月任务清单,倒排工期,序时推进。同时,工作队建立帮扶项目定期调度机制,以电话、工作群、实地调研督导等方式,通过常态化沟通协调破解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难题,实时更新帮扶项目工作台账,主动邀请区委组织部、发改、财务、审计、建设等部门对帮扶项目专项资金使用、建设工程质量等关键指标进行综合监管。下一步,工作队将继续扩大帮扶项目推进工作调度力度,把后续工程施工等纳入跟踪范围,确保帮扶项目“扶上马、送一程”。
7月1日,德城区工作队党支部开展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暨七一主题党日活动。支部全体党员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他强调,自我革命是我们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从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一条重要经验。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要在提高认识、增强党性、规范权力运行、从严监督执纪、履行管党治党责任等方面进一步落实到位。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明确“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对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政治三力”等提出明确要求。这都体现了我们党把党的政治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也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在集体学习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提高认识、增强党性、规范权力运行、从严监督执纪、履行管党治党责任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为我们党在新征程上进一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指明了方向。学习结束后,大家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大家纷纷表示,要持之以恒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高政治站位,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7月28日,德城区工作队党支部组织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党课,支部书记以“学习贯彻八项规定精神,以优良作风助力乡村振兴”为题讲专题党课。课上,支部书记深入解读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内涵与重要意义,强调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廉洁自律,坚决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良作风。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剖析,让党员们深刻认识到作风建设对党的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结合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实际情况,指出在推动农村产业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民增收等工作中,必须坚持优良的工作作风,真抓实干,切实为人民群众谋福祉。专题党课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对继续做好帮扶工作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大家纷纷表示,将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准则,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务实的作风,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为德城区农村地区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学习专业知识 提升专业技能
—强化业务培训学习
7月4日和18日,为加强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沟通交流,拓宽工作思路,提升帮扶成效,德城区工作队组织驻村第一书记参加由省专班举办的第51期和52期“基层党组织建设公开课”。课上,省委党史研究院副院长、驻淄博市省派工作队牵头负责人徐波从百年党史视角讲解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邓学军介绍了山东邮政服务乡村振兴的工作做法,中国广电山东网络有限公司公众客户运营部总监岳成亮介绍了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做法,泰安市肥城市安驾庄镇党委书记杨仁峰介绍了探索“一块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典型经验。此次公开课不仅让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成员对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做法有了新的认识,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开拓工作视野,提升帮扶成效,为更好地服务德城区农村经济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打下坚实基础。